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是联合国环境署第一个设在发展中国家并服务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中心。它由联合国环境署与中国科学院共同发起成立,并得到中国政府的支持。

2011年成立以来,中心始终置身于国际前沿,用科学的力量为发展中国家可持续生态系统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它也引导开展具有重大现实影响的各种活动。

在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系统恢复与保护、气候变化适应与减缓、生计改善等领域,中心已在识别和示范可行技术方面取得良好成绩。随着南南合作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巴黎气候协定的一项新议程,中心随时准备扩大和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和参与权,进而增强跨部门对话和政策一致性。

中心积极支持联合国环境署在生态系统管理和气候变化两个领域的工作,推动绿色经济和南南合作。中心志在成为发展中国家生态系统管理方面的国际智库、知识技术中心以及能力建设中心。根据这项职责,中心在以下方面鼓励并促进南南合作:

能力建设和技术转移

评估与示范举证

科学与政策的衔接

 

此外,中心启动了气候、生态与生计旗舰计划。这项计划构成了中心的十年发展战略(2016-2025年),希冀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南南合作行动,促进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以及联合国环境署之间的长期合作。它旨在通过保护与恢复关键生态系统来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并改善生计。

 

 

中心大事记

 

2010年:联合国环境署和中国科学院达成合作意向,,共同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系统管理。这意味着两大变革力量联合起来——中国是全球最重要的新兴市场经济体之一,生态系统管理经验丰富、知识技术储备充足,而联合国环境署是联合国系统内环境事务的领导机构。

2011年:在中国环保部的支持下,联合国环境署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启动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

2012年:经过一年的运营,联合国环境署和中国科学院签署双边协议,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正式成为联合国环境署第一个设在发展中国家并服务于发展中国家合作中心

2013年:中心得到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的认可,步入发展阶段(2013-2015);中心第一届指导委员会会议召开;由联合国环境署和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实施的全球环境基金生态适应南南合作项目启动。

2014年:中心在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的全球进程上翻开了新的一页,包括促成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联合国环境署签署合作备忘录,以及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0次缔约方大会上启动了首届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高级别论坛。

2015年: 中心拟定了“气候、生态与生计”旗舰计划,通过中心科学顾问委员会审议,并得到中心指导委员会批准。